废钢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废钢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新闻】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筒轴茅属

发布时间:2020-10-18 17:37:28 阅读: 来源:废钢厂家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建设生态经济强县

全国消息:

全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暨柞水现场会期

间,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右四)等中省市领导深入柞水芦才沟等

7个项目建设现场进行视察,对柞水以口粮田建设为主的巩固退耕还林

成果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柞水县下梁镇解放村山、水、林、田、路、堤、居综合治理项目

区一角

柞水县位于秦岭南麓、汉江上游,总面积2332平方公里,总人口

16.5万人,属秦岭腹地一个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土石山区县,

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地,被省政府确定为重点林业县,

被国家水利部命名为生态示范县,《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将

柞水作为三级城市纳入其中。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第六届县域经济

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百强县、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全

国绿化模范县、西部“两基”攻坚先进地区、中国最佳魅力旅游名县

等荣誉。

1999年以来,柞水县以“山增绿、林增效、田增粮、民增收”为

目标,推进以退耕还林为重点的生态建设。累计退耕还林28万亩,全

县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的51%提高到现在的66.5%。随着退耕还林工

作重心由大规模推进转移到巩固成果上来,县上立足县情实际,以新

增基本口粮田为重心,统筹推进富民产业、农村能源、生态移民等工

作,走出了一条山区贫困县不等不靠加快基本口粮田建设、因地制宜

培育与生态建设相协调的后续产业、确保退耕还林成果长期得到巩固

的新路子。

主动作为 建设基本口粮田

柞水是一个耕地资源稀缺县份,曾经走过“靠山吃山”和越砍越

穷、越穷越砍的恶性循环,陷入了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的窘迫境

地。1999年,国家作出退耕还林的重大决策后,柞水县顺势而为,积

极引导群众加快转变生存和发展方式,逐步走上了“粮下川、林上山、

畜进圈”的良性发展道路,实现青山常绿、碧水常流,成功涵养了“

一江清水”。2007年,县委、县政府在对退耕还林和基本口粮田建设

进行专题调研,并确立了生态立县、产业兴县的发展方略,做出了“

半分田”里创基业、“九分山”上促增收的决策部署,明晰了“高起

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整流域推进、大综合治理”的思路,力争到20

12年,实现人均1亩基本口粮田目标。2008、2009年,坚持新修与改造

并重,长年兴修与突击会战并举,项目手段与群众投工投劳并进,全

县新修基本农田1.9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73万亩,在国家重点项目建

设和县域重点企业建设大量占用耕地的情况下,基本口粮田总面积和

人均面积由2007年的10.58万亩、0.78亩提高到目前的11.98万亩、0.

88亩,农民人均净增一分地。

打造精品 夯实百年基业

柞水可供开垦的耕地容易遭受水灾的侵袭,“年年造地不见地,

年年修堤水毁堤”,严重挫伤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痛定思痛,在新

一轮修田造地热潮中,县上按照3大流域、16个乡镇、320多个零星地

块统一规划,合理规划土地整形、配套设施、产业发展等内容,不重

复规划,不重复投资,不重复建设,达到“缓坡薄地梯田化,川沟平

地水利化,整坡建园规范化,农田耕作机械化,四旁植树风景化”。

在口粮田建设上,改变过去单一的修田造地为整流域规划,山、水、

林、田、路、堤、居综合治理。防护堤标准提高到五十年一遇,重要

河段护堤甚至达到百年一遇,实行“一把尺子量到头,一个标准管到

底”,不合格地块坚决返工。从2008年到2009年,基本口粮田建设高

标准超额完成了任务。

整合资源 破解各类难题

柞水县新修基本口粮田主要面临三大难题:一是思想转化难题。

部分退耕群众拿上国家的粮钱补助后,产生了等、靠、要思想;二是

建设资金难题。新修的基本口粮田以石坎梯田为主,石料和土方异地

拉运,每亩成本高达上万元,总缺口高达上亿元,而地方财政收入仅

有7500万元;三是群众组织难题。群众素有农忙务农种田、农闲务工

挣钱的习惯,农村留守人员多以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为主,组织难度

很大。面对这些难题,柞水县采用整合各类资源的办法,按照“政府

统筹、项目整合、用途不变、渠道不乱、捆绑使用、各记其功”的思

路,握指成拳,集中财力办大事,对在退耕区内的各类涉及基本口粮

田建设的水土保持、小型水利建设、农田建设、土地开发整理、农业

综合开发、以工代赈、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小流域治理等项目进行整合

使用,改变过去“撒胡椒面、下毛毛雨”的投放方式,产生了1+1>

2的效果。近两年,通过项目整合,每年投入达8000万元。同时,采取

优惠激励手段,引导社会资金4000多万元投向口粮田建设,从而形成

了项目大集中、资金大整合、政府大投入、社会大参与、群众大建设

的格局,这种扩盘增量的做法得到了国家财政部的肯定和推广。

发展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

“给农民活路,林木才有生路”。一方面,柞水县注重提高基本

口粮田的产能,重点抓好粮食高产技术普及和高效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农产品加工区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农

业增长由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向依靠科技和资本投入转变,农业生

产由主要依赖自然生产向发展可控的设施生产转变,农业经营由分散

的家庭经营向专业化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通过土地流转形式,新建

了汇生源、金台、杏坪等一批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园,建成了汇生源生

态农业公司、亿升核桃公司等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绿色农产

品基地32万亩,培育各类绿色农产品专业村30个、大户900余户。另一

方面,探索生态优势与经济发展、退耕还林与农民增收项目的对接模

式,培育与生态建设相协调的后续产业,既保障了山林能退得下,又促

进农民致富。一是林药间作模式。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运作

模式,把中药产业开发与退耕还林、天然林管护、公益林建设等有机

结合起来,发展木本药材野生抚育和人工种植22万亩,扶持发展了一

批带动能力强、经营机制活、有市场竞争力的医药龙头企业,被专家

誉为“柞水模式”。二是林果结合模式。发展既具生态效益、又有经

济效益的林果基地。建成核桃基地乡镇10个、专业村20个,板栗基地

乡镇12个、专业村40个,核桃、板栗经济林基地已发展到55万亩,形

成了产、加、销一条龙产业链。三是林下养殖模式。引导农民林下种

草养畜和直接林下养殖,发展畜禽养殖大户2221户,建成“百万只土

鸡、十万头生猪”基地2个,扶持农民养殖合作社14个。四是生态旅游

模式。把生态旅游为县域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来培育,建成了牛背梁国

家森林公园等一批生态旅游景区景点和锦苑盘谷山庄等配套服务设施,

这些景区景点与柞水溶洞等旅游区形成了三轴六区九点的大旅游格局。

全县引导退耕户发展农家乐和土特产品经营1000余户,户均增收5000

余元。今年以来,全县已接待游客90.2万人,实现社会综合效益3.2亿

元。

随着退耕还林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的实施,发展了产业,增

加了收入,退耕农民将增加的收入投入建设基本口粮田,既保证了基

本口粮田建设,又发展了后续产业,如此以来,形成了良性互动。两

年多来,柞水县既经历了创业的艰辛,又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在建设

基本口粮田的实践中,柞水县探索出了三条基本经验:一是,山区县

建设基本口粮田必须不吝成本、舍得投入。豁出去的是集中投入的“

短痛”,换来的是长远利益和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的“长乐”;

二是,山区县建设基本口粮田必须山水同治、综合治理。只有治山与

治水同步,兴利与除害并举,才能确保基本口粮田硕果长存;第三,

山区县建设基本口粮田必须保粮为先、全面发展。在建好基本口粮田、

切实解决好农民吃饭问题的同时,牢牢抓住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拓宽

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三个环节,搞好后续产业发展,才能实

现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

实践证明,只有用发展的手段统筹解决退耕户长远生计问题,实

现生态工程与富民工程良性互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

赢,国家利益、县域发展和群众利益有机统一,才能把巩固退耕还林

成果的各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合肥甲减医院有哪些

妇科的医院哪家好

治青春痘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