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6个常见的“养生建议”
这16个常见的养生建议
都说当代年轻人有三大烦恼:
脱发、没钱、家族群里有谣言
而重灾区都和养生有关
饭后喝酸奶消食
喝粥能养胃
有些食物相克不能一起吃
这些养生建议大家是不是都耳熟能详呢?
然而,广卫君要告诉你:
有许多你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
其实有坑!
给大家整理了16个常见的健康谣言
为了方便阅读,先给大家科普前8个
一定要收藏好哦~
健康饮食篇
1、饭后喝酸奶能消食
真相:不能消食,还会增加热量。
解答:营养师李园园2015年刊文谈到,事实上,吃饱之后再喝酸奶助消化作用不大。
酸奶本身是饱腹感较强的食物,饭后喝会觉得更饱。并且,酸奶所含的蛋白质等成分同样需要在胃中初步消化,会增加胃肠负担,还会增加额外热量。
2、喝杂粮粉更健康
真相:吃五谷杂粮,越少加工越好。
解答: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原主任王玉梅2014年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将五谷杂粮磨成粉末或者打成米糊食用,更易消化吸收。
但慢性病患者要格外注意,如糖尿病人,过量食用杂粮粉容易造成血糖迅速升高。
此外,因为食物都含有微量的脂肪,打成粉后和空气中的氧气接触面积大大增加,非常容易发生氧化,不仅营养价值降低,还会产生一些对健康不利的物质。
建议尽量多吃五谷杂粮,越少加工越好。
3、清淡饮食=吃素、少吃肉
真相:要口味清淡。
解答:对于三高患者来说,医生都会建议清淡饮食,但并不意味着就是吃素,鱼、肉、蛋、奶一口都不吃。
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李全民在2019年刊文:清淡饮食标准是少油、少盐、少糖。
荤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也是B族维生素和重要微量元素的来源。如,鱼、虾和去皮的禽类的肉都属于高蛋白、低脂肪肉类,很适合三高人群食用。
4、喝粥能养胃
真相:养胃学问大,且胃功能用进废退。
解答:大概是因为白粥看着清淡,且常被煮成软烂好消化的样子,所以它被贴上了养胃的标签。
但胃不好和养胃是两个很宽泛的概念,里面涉及到的细枝末节也错综复杂。因此,喝粥到底养不养胃,并没有确定的唯一的答案。
如果你说的胃不舒服,是指胃动力不足、胃酸分泌少引起的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这种胃部不适,那么喝点白粥有助于胃酸分泌,又容易消化。
但如果是指胃酸过多或反流引起的胃痛、反酸等胃部不适,那总喝白粥反而会雪上加霜。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令狐恩强2018年在一活动上谈到,胃功能有用进废退的特点,长期吃易消化的食物,胃的消化能力就会退化变差。
5、汤煮得越久越营养
真相:汤煲太久,更易诱发痛风。
解答:人们往往觉得汤煮得时间越长,食材中的营养溶出到汤里就越多,养生价值自然更高。
然而并非如此。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营养科关阳2017年谈到,汤的营养和煲汤时间没关系。甚至煲久了可能还会有负面效果。
首先,从食材溶解到汤中的营养其实比较有限,而炖煮时间过长反而可能导致营养流失,如食材中的蛋白质会发生变性,影响人体吸收利用。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荤菜还是素菜都可能含有嘌呤,嘌呤可溶于水。随着炖煮时间的延长,汤中的嘌呤含量也会随着升高。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如长期大量地喝这种汤,可能会导致尿酸升高。而高尿酸又容易引发痛风、慢性肾炎、肾结石等疾病,对全身健康都有影响。
所以,汤不是煲得越久越好,煮太久的汤,劝大家千万要少喝。
6、鸡蛋黄胆固醇高
血脂高不能吃
真相:适量吃不会导致高胆固醇。
解答:蛋黄富含多种微量元素,也是有利降胆固醇的磷脂的极好来源,并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同时还有胆碱(辅助降低血脂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很多人担心蛋黄中胆固醇含量太高引起高脂血症,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在我国成年人中,适量的鸡蛋摄入(平均每天约1个鸡蛋)与缺血性心脏病、主要冠状动脉事件、出血性脑卒中等的风险降低有关。
7、食物相克
真相:食物相克理论不存在。
解答:菠菜和豆腐不能同吃,容易结石;海鲜和水果一起吃相当于吃砒霜食物相克理论应该是流传最广的养生谣言之一。
中国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葛可佑在2011年接受采访时表示,食物相克并没有科学依据。
那这些不能一起吃经验是如何产生的呢?还有人会说:我自己就曾吃了相克的食物,导致肚子疼!
其实,人们往往会把一些引起不适的饮食问题归咎于食物相克,把个案轻易上升到普遍性规律,造成了大量错误的食物相克忠告产生。
如果你吃了某几种食物后身体不舒服,那可以想想会不会是这些原因导致的:
食物不干净,例如加热杀菌不彻底;
食用方式不当,例如豆角没做熟;
食物不耐受或过敏,例如乳糖不耐受的人喝牛奶会腹泻;
肠易激综合征,例如稍微有点刺激就拉肚子。
还有看似科学的分析实际上也不可靠。
例如,砒霜,化学名三氧化二砷。营养成分表显示,虾蟹等海鲜食品的确含有微量砷元素,但主要为无害的有机砷,摄入后基本上会被原封不动排出体外。而当虾蟹所含砷元素与水果中的维生素C结合后,会产生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不过专家表示,要想达到中毒量,可能需要一次吃下300斤虾。
8、喝纯净水可以变成酸性体质
真相:酸性体质说法本身不可靠,如果体液真的酸了,水也解决不了问题。
解答:人体体液不同地方的酸度并不相同,比如血液的pH约为7.35~7.45,不需要非靠吃点什么喝点什么,人体就能自行调节并让血液维持在这个弱碱性状态,所以健康的人存在酸性体质就是个伪概念,也就不需要改善了。
如果真的是体液酸了,那肯定是发生了疾病情况,如糖尿病、癌症。这些情况都需要用药物治疗,不论喝什么水都没有用。
用改善酸性体质来忽悠你掏钱的商品,不论是水还是药片,都是骗你没商量。要知道,美国酸碱体质理论的创始人已经被法院判了,要求赔偿一名癌症患者1.05亿美元,就是因为他在没有行医资质的情况下,用所谓的碱性疗法给癌症患者「治疗」,耽误了正规治疗。
TAG标签:
难治性心力衰竭引发什么疾病牙齿缺损如何修复才能拥有整齐的牙齿
患上宫外孕有哪些征兆呢
妊娠高血压的治疗方法有哪些